聚焦it 资讯 “机海战术”被弃 中小代工厂深陷倒闭潮

“机海战术”被弃 中小代工厂深陷倒闭潮

聚焦it摘自 网易科技 文/崔玉贤

8月13日,在联想集团的财报会议上,新上任不久的联想集团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给出了“从现在开始打精品策略,绝对不会打机海战术”的转型理念,联想成为最后一个放弃机海战术的国产大手机厂商。

1

这种市场上的战略集体变化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最大的就是产业链上游的手机代工厂的变化:中小手机代工厂所能获得的订单量越来越少、举步维艰,他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或许,新一轮的倒闭潮即将到来。

又是小米模式惹的祸?

“手机代工厂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了。尤其是中小手机代工厂下半年将面临着倒闭的风险。”某手机代工厂向网易科技透露道。

据了解,手机厂商下一代最新机型已经开始和代工厂签单,而一些中小手机代工厂已经接不到新单,未来也很难接到新单,因为智能手机市场存在变数,而这一改变带来的蝴蝶效应,逼迫中小手机代工厂或是倒闭或是转型。

哪些变量的存在让中小手机代工厂这么的艰难呢?

首先是手机厂商策略上的调整。从2014年开始,手机厂商新品机型推出次数明显减少;在陈旭东表露要打精品策略、绝对不会再打机海战术的同时,联想今年砍掉了一半以上的机型,一年将维持在10-12款机型。

随着陈旭东的这一喊话,国产大手机厂商全部放机海战术。在此之前的数年间,“中华酷联”四大国产手机品牌的销售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运营商、走机海战术,而运营商则通过集采、终端补贴来消化大量机型。据相关媒体报道,某些手机厂商一年甚至会推出上百款机型供给运营商。

但,从2014年开始,随着运营商受到营改增成本的压力影响,营销费用下降,终端补贴力度逐渐减小,手机厂商机海战术已然行不通。此时,小米模式的成功让手机厂商发现,即使一款产品也可以达到上百万的销量。那么,为何不集中兵力在一款产品上呢?(小米OS:怪我喽?)

2014年中兴调整产品系列,向精品战略转型。中兴终端事业部CEO曾学忠曾透露2014年一年中兴手机几乎砍掉了一半机型,力图提升精品手机数量和单款销量。

酷派也在2014年瘦身,缩减了产品款式的数量,砍掉了30%左右的低端产品。酷派中国区总裁赖赣峰表示,酷派2015年产品数量将以“精”为主,提升产品配置,追求产品体验的极致。

而华为是最早的有意识推精品策略的国产手机厂商。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拓展精品策略;2013年,其精品策略初见成效,从2013年的P6开始,到2014年的P7和Mate 7,都获得了极为不错的成绩,期中Mate7在短短6个月时间累计发货已经超过400万台。

“手机厂商集体减少机型,走精品战略,给手机代工厂的机型就会越来越少。那就意味着中小手机代工厂接单越来越少。因为少有的几个机型都给了比较大的代工厂。”某手机代工厂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国内手机市场80%以上的份额都集中在十几个大的手机品牌,中小手机厂商生存困难,有些中小手机厂商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退出手机市场。(网易科技曾报道《百余手机厂商魂断2014 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对于中小手机代工厂来说,这意味着订单量的减少。

倒闭还是转型?

目前,手机代工厂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纯手机代工厂模式;一种是以卓翼、沃特沃德、与德为代表的IDH(研发设计服务)模式;还有一种是将两种模式集合在一起,以闻泰、华勤、龙旗、希姆通为代表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

“纯代工厂模式没有自己核心竞争力,是落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形态,订单量不稳定。在产业链价值末端;而IDH模式黄金期在功能机和初级智能机时代,为当时深圳山寨厂商提供服务。但现在生活的非常艰难,只能接一些中小品牌客户。大手机品牌厂商都找ODM公司。”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解释道。

而近两年手机厂商减少机型,中小手机企业消亡逼着手机代工厂也要做出相应改变,尤其是面临着巨大压力的纯代工厂模式和IDH模式。

据了解,一些代工厂为了抢订单,甚至向手机厂商报期货价。比如向手机厂商报6个月以后的价格,众所周知,手机零部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价。但是这种手法风险太大,如果6个月以后供应链价格没有下降,代工厂就会亏损。

已经有些代工厂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纷纷关闭。2014年底苏州联建科技和闳辉科技关门停产,2015年兆信通讯董事长高民因资金链问题自杀,工厂倒闭。

“现在越来越多的听到业界裁员的消息,很多代工厂都没有拿到客户下一阶段的主力机型订单,生存压力很大。”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

相比较来说,整合研发与生产的ODM模式更适合生存下去。据悉,占据手机代工市场份额第一的闻泰已经接到了不少手机厂商下一阶段的订单。占据小米销量首位的红米系列和魅蓝Note2都是出自闻泰之手。

那么,对于面临倒闭的中小手机代工厂如何规避风险呢?在网易科技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代工厂已经开始转型做智能硬件,或是和手机厂商合作开工厂。

无疑,自救正在展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聚焦i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jiaoit.cn/news/1895.html

二线手机品牌困局:面临三重考验 生存空间狭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