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树龙
8月10日下午,马云带着一众高管奔赴南京会晤张近东,在几百位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公布了阿里巴巴联手苏宁云商的消息。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阿里巴巴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
消息一出,业界震动。苏宁和阿里,一个是连锁时代霸主,一个是电商时代巨头,同属零售行业,曾是竞争对手,它们合作的动机和意义何在?强强联合之后,整个零售行业格局或随之大变,对于京东等企业来说,对手走到一起又意味着什么?
苏宁脱离转型困境
对今天的苏宁来说,“投靠”阿里无疑是步妙棋。
首先,苏宁正处在转型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阿里的到来解决了钱的问题。根据协议,双方将互相持股,阿里出资283亿,苏宁出资140亿,算下来,等于是阿里给了苏宁143亿。苏宁从2009年开始转型,大量的钱投到了改造线下仓储物流和优化线上购物流程上,这也导致苏宁一度连续亏损。转型需要巨资连续投入,亏损的财报却吓退了投资者,这成为苏宁的烦恼。引入阿里投资之后,手中握有大量现金的苏宁将可以高枕无忧,更坚定的实践张近东的互联网零售战略。
其次,作为传统企业转型代表,苏宁一直以来并不被外界看好,阿里的青睐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张近东被认为是“壮士断腕”,明知涉水电商会带来短期阵痛,但仍然坚决进行自我革命。在外界看来,张近东身上一直有点悲壮的色彩,他所描绘的互联网零售未来,一直以来也被打上大大的问号。而此番被阿里看上,意味着苏宁的路子得到了肯定,这对苏宁的投资者、媒体和大众关系意义重大。毕竟,在互联网行业,品牌关乎生死。
第三,联手阿里将使苏宁在线上线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阿里和苏宁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众所周知,京东和苏宁都强于3C、家电,淘宝和天猫则在服装、百货方面优势明显。苏宁和阿里在一起,双方统一流量入口后,苏宁将获得大量客户,对其销售额来说将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在线下,苏宁的1600多家门店,和布局已久的仓储物流设施,一旦开放给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家,发挥其网络效用,就会在零售之外围绕物流服务为苏宁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而言之,无论从资本、品牌、业务方面讨论,联手阿里对于苏宁都是大利好。在此之前,苏宁可谓深陷转型困境,今天马云伸手要拉一把,张近东没有理由拒绝。
阿里意在补齐短板
对阿里来说,尽管其在电商行业的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但因为先天性短板,它的未来并不被人看好,而种种迹象显示:京东模式正在获得主动,想要狙击京东、赢得未来,马云光靠自己已力不从心。
首先,苏宁可帮阿里补上物流短板。京东依靠物流优势壮大,得益于刘强东的提前布局,京东在配送方面保证了极佳且可控的用户体验。反观阿里的平台玩法,使得天猫、淘宝上的发货周期十分漫长。互联网经济是体验经济,马云并非不明白这一点,只是力不从心,“菜鸟”什么的扶不上墙,而利用苏宁现成的基础设施自然十分方便。
其次,苏宁可帮阿里补上3C和家电的品类短板。再说京东,这个让马云头疼的竞争对手,起家正是靠3C和家电品类,直到今天,这两个品类在京东的GMV中占比也超过50%。补短3C、家电,存有信任难题的淘宝自然靠不上,天猫的优势在于服装、家居等品类,在3C、家电也鲜有作为。苏宁从家电销售起家,在家电、3C市场上有着十足的影响力,上游保障、正品形象、配送快捷、售后方便,这些优点将帮助阿里打入竞争对手京东的大本营,并为阿里平台上的其他3C、家电卖家提供服务保障。
第三,苏宁可以帮助阿里增加未来想象力。阿里的股价在80美元上下徘徊已久,这家公司的赚钱能力毋庸置疑,但平台模式的弊端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忧心忡忡。无论是马云、刘强东,还是张近东,都在说O2O是未来,线上线下将融为一体。但问题是,这两个O马云都未曾真正拥有,线上被京东模式PK,线下和银泰百货等做了很多尝试但都未见效果。苏宁在线下的资源十分深厚,和阿里结合之后,马云可以更为顺畅的探索O2O,走在零售业前沿。
第四,苏宁也许可以帮助支付宝在取代现金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当然,苏宁有易付宝,会不会为支付宝让路,这是个问题,留在后面探讨。
总之,投资苏宁对阿里来说,战略用意大于资本回报,这可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但马云不缺钱,只要能补上阿里短板,赢得想象空间,就“购了”。
京东应该害怕吗?
作为电商行业老二,京东一定会害怕,因为老大和老三联手了。过去,刘强东可以暗讽阿里平台上的假货横行、物流缓慢,马云想要骂回去却没有办法,因为阿里的模式就是这样。如今,和京东模式相似的苏宁在阿里的扶持下,将成为刘强东不可忽视的对手。
不过,联手归联手,阿里和苏宁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1>2”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摆在它们面前的问题并不少。
首先,品类竞争不好处理。如果阿里全力扶持苏宁,给予流量倾斜,天猫平台上的3C、家电卖家将会作何感想?另外,苏宁也是全品类发展,在服装、母婴、百货方面都有涉及,如何避免和阿里平台上的商家“抢饭吃”,这是个难题。以京东为例,在核心品类方面,刘强东坚持自营,压制第三方卖家,马云会这样做吗?阿里的业绩、苏宁的业绩,和第三方卖家的利益,三者之间不好平衡。
其次,金融竞争难以取舍。如今的苏宁布局金融业务已深,从支付、信用、借贷到众筹都有涉及,更是提出了打造“金融云”的整体战略。而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则想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工具,在跟微信支付争夺城池的抢跑中,不会甘心放弃苏宁在线下的广阔资源。马云要不要,张近东给不给,这是个问题。
第三,苏宁能否承载阿里大战略。尽管转型坚决,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苏宁与京东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阿里想把苏宁的实体店打造成未来门店,想利用苏宁的仓储物流优势为第三方商家服务,对苏宁来说,这是好事也是考验。毕竟,这家公司与纯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和文化都不太一样,能不能适应互联网的玩法,这是18万苏宁人的挑战。
因此,京东需要警戒,但不必害怕,因为阿里和苏宁的合作还有待时间检验成效。刘强东的当务之急是,想好一切竞争可能,快速拓展线下能力,为未来大战做好准备。当然,不缺钱的京东也可以考虑联合市场上别的竞争对手,比如国美。
总之,未来是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强强联合反映出整个市场趋于饱和,在整体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兼并投资才能让企业保持增长和想象力。电商行业已经趋于落寞,零售大格局离暂时定格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