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摘自企鹅智酷|研究出品 文/张雨忻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极大丰富了人们在就餐方面的便捷,随时随地,甚至随心所欲。
网络不仅驱动人们在“吃”上不断寻找新的可能性,也激励创业者们在“吃”上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私厨”便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私厨的概念正在倡导人们把自己的餐桌和初厨艺共享出来,成为餐饮行业的Airbnb。或许有一天,人们觅食的地点将不再仅仅是大大小小的餐厅,而是可以进入到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家中。可以说,它不仅是共享模式的一种践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
虽然私厨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但长久以来,大部分私厨都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各个胡同、四合院、老民居里,如果主人不乐于做宣传,很难被找到。这也是最近大量涌现的“私厨分享平台”的初衷之一。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是否愿意踏进陌生人的家门吃一顿饭?他们对私厨的需求在哪?私厨的溢价点在哪?
企鹅智酷发起了关于私厨服务的在线调查,共有10841名网友参与。为提高数据的精准性和代表性,企鹅智酷已根据CNNIC公布的中国网民结构对样本进行了校正。以下便是这次调查的发现和结论。
一、六成用户愿意尝试私厨
二、用户对社交的期待高于美食
但从调查数据来看,53.2%的用户更看重社交,他们希望通过在私厨主人家用餐结识一群有意思的朋友。24.9%的用户则希望能吃到一顿独一无二的美食,另24.6%的用户希望感受到主人的用心烹饪,可见,用户对“好吃”的需求只能分列二、三位。用户对低价的需求排在最后,这部分用户仅8.7%,可以推断有兴趣尝试私厨的用户大部分并非价格敏感型。
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社交的主要期待并非是邻里间的社交,有这类需求的用户仅占14.1%,更多的还是基于兴趣、圈子的社交需求。
三、“不信任感”是私厨最大的用户门槛
21.8%的用户担心预约时间过长,事实上确实很多“明星私厨”长期存在着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这也是私厨分享平台的意义之一:帮助用户把那些大街小巷里的不具名私厨都挖掘出来,大大丰富供给端。并且,一直以来都偏小众和高端的私厨市场也为私厨这项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用户对私厨的口味和价格并没有太多担心。
四、“堂食”的用餐方式更受用户喜爱
人们对堂食和外卖的不同需求与私厨自身的业务侧重也有直接关系。对于高端私厨来说,美食只是他们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之一,其它服务还包括精致的用餐环境、美食文化、圈子社交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堂食的场景来完成。
而对于瞄准日常用餐场景的私房菜来说,他们想改造的主要是人们一日三餐的餐食内容,客单价不高,那么与餐馆一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选择借助外送的方式提高单量。在用户看来,对接这些家常私厨的私厨分享平台则更像是“能配送私房菜的饿了么”。
五、“家常便饭”比“高端餐食”更受欢迎
从数据来看,虽然家常便饭比高端定制更受欢迎,但大部分用户并不是非常在意吃的是什么、价格是多少,可以认为用户在乎的是能得到一种包含餐食、环境、交流、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型饭局体验。
六、七成用户可接受300元以下的定价
七、用户愿为多种增值服务付出溢价
愿意直接为美食买单的用户最多,占38.7%。除此之外,各项增值服务的溢价能力几乎相差无几。对于私厨或私厨分享平台来说,可以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着眼挖掘新的增值空间。比如,“我有饭”最近就开始组织类似“创业者饭局”、“孤独的美食家饭局”等主题性饭局,不仅饭局迅速售罄,也在相应的圈子里形成了良好的传播。
八、六成用户愿意成为私厨服务的提供者
调查数据显示,58.9%的用户愿意成为一名私厨,把自己的餐桌和厨艺共享出来,这一比例与愿意成为私厨服务用户的比例相当。除去没有做菜天赋的三成用户,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分享的用户仅占9.7%。
九、为什么要做私厨?精神认同大于物质回报
为了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及为了获得厨艺上的认可的“潜在私厨主人”占比接近半数,可以说,私厨主人对精神上的认同感的追求要大于对直接或间接物质回报的追求。而完全出于消遣和兴趣来做这件事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试着玩玩、就当消遣”和“喜欢招待客人”这两个选项的用户占比分别为12.6%和11.9%。
十、私厨主人最需要基础的“中介型服务”
首先便是饭局信息的宣传推广,有这个需求潜在私厨主人比例达到38.2%,其次是“联络客人、交易担保等居间服务”,用户占比达33.5%。前者相当于降低信息不对称,这可以算是私厨这个供需不平衡的市场中目前最大的痛点。后者则是让私厨能够专心的做他们所擅长的事情,而将一切“后勤类”事务都交由平台处理。而品牌推广、营销类的增值服务目前尚不是私厨们的主要需求。
结语:围绕私厨的创业者们:做Airbnb,还是做Uber?
“私厨”这个存在已久但却一直甚少有人尝试的用餐方式在近半年里逐渐从小众文化走向了大众视野,私厨文化也从北京和上海逐渐向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蔓延。这与美食领域的创业者们正在做的私厨分享平台有着直接关系。
所谓私厨分享平台可以理解为一个私厨饭局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平台,它将挖掘并整合位于各个城市的私厨资源,定期发布私厨饭局,让消费者方便的找到他们。私厨分享平台所做的事情便是消除私厨市场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并逐渐丰富稀缺的供给端资源——那些有能力提供独家美食的人。
另一方面,分享经济的盛行也让我们有了重新理解私厨的机会——私厨不仅仅意味着高端、独家、定制、私密等概念,它也可以是你邻居家的一顿家常便饭。如此一来,每个人可以成为私厨,私厨的范围被大大延展,“去别人家吃一顿饭”的门槛也被降低。
至此,私厨本身以及围绕私厨的创业项目也产生了分化:一类是对接偏高端私厨的平台,如我有饭、Enjoy等;一类是基于地理位置让用户能吃到小区周边人家做的家常菜的平台,如回家吃饭、妈妈的菜等。
这两类平台首先都应该是消费属性的:目标都是美食,最主要的目的是帮人们发现“好吃的”。而接下去,这两类平台将会走向两个方向:做Airbnb,还是Uber?同为这一波共享经济的启蒙者,Uber强调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匹配效率,而Airbnb则更注重分享过程中的社交、文化、归属感等一系列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那么在私厨市场里,哪一种更好?
从调查数据来看,私厨用户对于社交有着较强的需求,他们对于一个私厨饭局最大的期待便是能够结交有意思的朋友,并且他们也愿意为私厨主人组织的主题性社交承担更多溢价。另一端,私厨主人愿意扮演这个角色的最重要的原因同样也在于可以认识朋友、拓展人脉。在这个基础上,饭局可以成为主人与食客之间的一个连接点,从而衍生出更多可能性,比如食客购买主人的私房手作、主人向食客传递自己的餐食理念等。可以说,Airbnb式的偏高端私厨平台要为双方做的是增值服务。
然而,真正能快速将共享概念在某个领域彻底激活的则应该是门槛低、效率高的模式,类似Uber。因此,定位于网罗社区周边“大妈”和“家庭主妇”的私厨平台跟Uber的理念将更加接近:拉低了餐饮的经营门槛,充分调动家庭闲置资源。并且,为了降低用户门槛、提高匹配效率,这类平台几乎都提供外卖服务。比起我有饭平台上一周几十个饭局的量,妈妈的菜要做的是每户每天就达到几十份的订单量。
然而模式之间没有优劣,只取决于创业者如何看待这个市场。接下来,企鹅智酷还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通过更多案例将这一行业描绘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