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摘自腾讯科技 范晓东 6月29日报道
备受瞩目的联想控股今日将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联想控股此前提交的文件显示,其股票代码为3396.HK,IPO(首次公开股)发行定价为42.98港元,预计融资146.27亿港元,本次IPO中所发行的股票获得了45.17倍的认购。
和近几年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联想控股较为特殊,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自身并不直接开展实际业务运营,营收是来自所投资公司按持股比例合并的营收之和。
财报显示,2014年,联想控股收益达到2895亿元,净利润78.2亿元。从数据上来看,联想的体量颇为庞大,营收超过了2014年华为的全球销售收入2882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联想2014年的总收入中,来自IT和房地产的收入占了绝大部分,其中IT业务的收入贡献率为94.2%,房地产为4.0%。这一方面说明联想控股具备核心业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营收增长面临过于依赖单一业务领域的风险。
事实上,从目前国内IT和房地产发展形势来看,要保持继续快速增长都有很大难度。对于联想集团而言,PC和企业业务是成熟市场,移动业务在并购摩托罗拉之后依然则处在转型之中,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红海竞争。
此次联想控股上市后,也需要摆脱自身联想集团的烙印,利用所融资金做大其他业务。
客观而言,单以互联网领域来看,联想控股投资的较知名企业包括拉卡拉和神州租车等,但都不在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科技公司行列。
拉卡拉不久前刚刚完成新一轮15亿人民币融资,创始人孙陶然此前表示,拉卡拉估值百亿,已进入准备上市阶段,将登陆A股市场。
就在几天之前,联想控股旗下神州租车还进行了一次极具争议的大规模营销,众所周知,打车服务是目前国内外资本市场最受追捧的领域之一,面对滴滴快的和Uber 等的崛起,神州租车试图在关键时刻挽回一些声势,这也是间接为联想控股的上市造势。
联想控股此前也表示,募集资金净额总数的55%至60%用于战略投资以收购新业务及进一步发展现有业务。
发展历程和业务模式
联想控股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2001年,联想完成分拆,杨元庆与郭为分别负责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柳传志则专注联想控股的运营,业务包括核心资产运营、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等板块。
从上市前持股比例来看,中科院国科控股持股36%;联持志远持股24%;中国泛海持股20%;联恒永信持股8.9%;柳传志持股3.4%;朱立南持股2.4%;宁旻持股1.8%;黄少康持股1.5%;陈绍鹏持股1%;唐旭东持股1%。
此次在香港上市,中国人寿等24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购买1.71亿股联想控股股票,约占发行总规模的48.54%。发行完成后,该公司股权将会出现较大变更,国科控股持股比例下降为29.1%,联想控股创业员工持股20.4%,泛海控股持股17%,核心管理团队持股8.17%,骨干员工及其他人员持股8.83%,社保基金将持股1.5%,还有15%股份向其他H股股东出售。
目前,联想控股具体业务范围涵盖IT(联想集团、神州数码)、房地产(融科)、金融服务(正奇、汉口银行、联保、拉卡拉、苏州信托)、现代服务(拜博口腔、增益物流、安信颐和养老、神州租车)、农业与食品(佳沃、丰联白酒)、化工与能源材料(联泓、星恒电源)、财务投资(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投资)等。
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分为四个纬度,包括早期天使或A轮投资,主要由联想之星负责;君联资本负责风险投资;弘毅投资负责PE业务;联想控股则专注于战略投资。
从所投资公司持股比例来看,联想控股对联想集团持股30.55%;对融科持股100%;对正奇持股92%;对汉口银行持股15.33%;对联保持股48%;对拉卡拉持股36.44%;对苏州信托持股10%;对拜博口腔持股54.9%;对增益物流持股94%;对安信颐和持股100%;对神州租车持股23.87%;对佳沃持股92.2%;对丰联白酒持股93.3%;对联泓持股90%;对星恒电源持股50.77%。
财务概要
联想控股总收入从2012年的2263亿元增至2014年的28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1%,主要由于IT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收入增加;
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从2012年的22.88亿元增至2014年的4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8%;
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1979亿元增至2014年底的28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8%。
联想控股大部分IT业务和部分农业与食品业务于海外发展,另外还投资美元基金,2012年至2014年,联想控股53.6%、57.1%、62.7%的收入来自海外。
IT业务收入由2013年的2305亿元增加18.2%至2014年的2723亿元,主要由于主要产品销量增加、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及x86服务器业务后合并了其财务业绩。2012年至2014年,IT业务的净利润分别为37.02亿元、48.23亿元、54.11亿元。
金融服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5070万元、9.97亿元、13.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6.08亿元、10.80亿元。
现代服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5800万元、2.75亿元、8.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2.12亿元、10.73亿元。
农业与食品业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9.74亿元、16.85亿元、15.3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340万元、2.01亿元、9.48亿元,其中2014年白酒业务产生6.21亿元的减值亏损。
房地产业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75.35亿元、91.42亿元、114.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5亿元、15.15亿元、9.83亿元,其中2014年产生7.55亿元的减值亏损。
化工与能源材料业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14.61亿元、12.82亿元、19.0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400万元、2.28亿元、7.69亿元,其中2014年中银电化产生4.77亿元的减值亏损。
财务投资业务连续三年收入分别为272.78亿元、278.72亿元、317.18亿元,2012年净亏损分别为5.15亿元,2013年和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21.07亿元、21.13亿元。
连续三年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6.06亿元、10.98亿元、13.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