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 资讯 从迎合到拒绝,创业者为何纷纷摒弃“90后”粉饰标签?

从迎合到拒绝,创业者为何纷纷摒弃“90后”粉饰标签?

“4年前的今天,我懵懂无知地注册了一家公司,尝试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4年过的跌宕起伏,也有过几次转型,实现了一些梦想,也辜负了一些希望。不知道前路有多精彩或艰难,只知道我尚有一个努力前行不服输的团队,和一颗热血的心。”6月6日,尹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如此写到。

1

今天,距离一起唱宣布停摆已经过去5个多月。

2016年2月3日对于尹桑来说是个难熬的日子。当时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四处散发着欢聚的喜气,尹桑却通过一封内部邮件宣布了项目停摆的消息。“写那封信肯定也很痛苦,因为我做了三四年了。我当时想着,这就等于是帮自己开追悼会了。”尹桑后来回忆说。

停摆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出乎意料的不顺利。当时尹桑已经与一家投资机构在条款、估值、融资额上达成一致,只差双方在投资协议上的签字。不料,投资方以对一起唱现金流有顾虑为由,决定投资暂缓,而彼时尹桑已经信心满满地采购了一大批硬件设备,将账上仅剩的现金花的干干净净。“后来证明是判断失误”。

尹桑的好友,同样在当时被称作90后创业者的脸萌CEO郭列在后来谈及此事时笃定地对腾讯科技表示,尹桑不会因为这件事(指的是项目停摆)就不做了,他还会继续创业。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一起唱公司员工已由顶峰时期的600人缩减到170多人,只保留了最核心的产品、研发、设计师,继续寻求融资的同时还实现了盈利。

“90后创业”一度成为创业和资本环境一片大好的形势里的完美创业故事,“天才少年”、“霸道总裁”、“商业天才”似乎随处可见。

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更像一把放大镜,年轻创业者身上独有的特质被无限放大,成为投资人看好的焦点,比如更早接触移动互联网,快速接收和消化新的信息,思维多变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深谙年轻一代的新消费需求等。而当其中的某些创业者被负面缠身时(比如神奇百货、超级课程表等)这种特质又反过来成为了最大的杀伤武器和可能引发项目失败的导火索。

两年后的今天, 当童话故事开启了剧情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番外篇,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90后创业者”不过只是资本和创业者为了粉饰自己而“创造”的标签。

疯狂的创业环境回归理性

2014年,孙宇晨决定回国创业。

以他的经验来说,当时凭借90后这个身份在中国很难拿到风投,绝大多数投资人会觉得90后不是很靠谱。因为当时90后刚刚走出校园,更重要的是缺乏管理方面的经验。

不过很快,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善。中国互联网创业那时开始变得炙手可热,无论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引来的大批寻梦者、各类创业沙龙和路演上侃侃而谈的创业者、每天奔走在数个项目间的投资人,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创业孵化器、新锐投资机构,这些无一不印证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

人们对90后创业者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关注——尽管此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过很多激励措施,希望以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它从来没有像过去两年那样被如此放大过。

随后,孙宇晨所创办的锐波科技顺利拿到了IDG和信中利的千万美元投资。“如果这个事情(创业)不是在今天发生,而是5年前,可能就没有这样的钱(资金)。现在的确是创业比较好的时代,给了年轻人机会做自己的事情。”孙宇晨那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脸萌创始人郭列,一起唱创始人尹桑,礼物说创始人温成辉,神奇百货创始人王凯歆,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等逐渐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他们在公开场合的一言一行甚至成为年轻创业者学习的榜样。1994年出生的罗勇林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在那段时间里,他疯狂过也浮躁过,他甚至会每天都想着超越余佳文和温成辉。

然而,当时带着梦想在这里前仆后继的创业者并没有发现,光鲜亮丽的背后,更多的是没来得及被人问津就宣布以关闭告终的创业公司。随着浪潮过去,人们对于90后创业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理性。

对此,浅石创投合伙人郑毅对腾讯科技表示,现在回过头看,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的投资环境过热,催生了很多原本不具备创业条件和基础素质的年轻人出来创业。

创业者:从迎合标签到拒绝标签

两年时间过去,当时的“90后创业者”已经褪去稚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他们看淡“90后”标签,更愿意以纯粹的创业者来定义自己,在公司经营和团队管理上也更游刃有余。

曾经打造过两个爆款产品(脸萌和Faceu)的郭列一直保持低调行事,尽管已经在今年3月完成了美图公司领投的B轮融资,但至今仍没有设立公关团队,郭列本人也不会主动寻求媒体曝光。直到今年Faceu再次刷爆朋友圈时,人们才又开始注意起这个外表瘦削的男孩。

在从2013年底产品上线到今天的近三年时间里,郭列和团队经历过很多“坑”,这让他从早前对“90后创业者”的沉迷中清醒过来,并开始反思如何做一个更合格的CEO。

2014年4月脸萌上线,成绩最好的时候,脸萌曾长期占据App Store排行总榜第一名。公司的顺利发展让郭列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结果在团队扩充和人才筛选上开始显得过于急功近利,对团队中的老成员包容度也明显不够。为了迎合外界给他的“90后创业者”定义,郭列甚至以年龄作为招聘的重要标准。“当外界给你打标签的时候,你就想迎合这个标签,所以往往就会犯一些理想主义的错误。”

另一个“坑”是,脸萌的爆红让郭列一度盲目自信地以为Faceu三个月就能上线,事实上这款产品用了团队一年时间,中间还不断推倒重来,这段经历让他意到稳扎稳打和正确自我认知对团队的重要性。

经历过波折的他发现,创业本身与年龄无关,即便他曾经认为“90后创业者”是公司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但如今看来年龄并不是一个可以拿出来讲的点。

标签本身的意义远没有创业中的经历重要,对于孙宇晨来说也是如此。

曾经有一个晚上,孙宇晨和团队成员一起算公积金,他第一次感觉到作为管理者要承担很多责任。“我感觉的确是在一瞬间长大,心理年龄至少提了20岁。后来我慢慢也不看重年龄了,公司创业一年半,做管理的时候自己觉得也慢慢没有90后的标签了,就是非常成熟,正常的管理者去管理。”孙宇晨说。

投资人:与年龄相比 更看重创业者本身

当时在所有的知名投资机构里面,IDG算是最追捧90后的,一起唱、脸萌都是当时主推的项目。2014年8月,IDG在北京开办了一场“IDG 90后创业者基金启动仪式暨90后创业者媒体见面会”,这笔基金规模1亿美元,用来支持90后年轻创业者以及围绕年轻一代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的创业者。

当时到场的郭列、尹桑、孙宇晨,和V直播创始人刘靖康、Segment Fault创始人高阳、POI互联网在线教育创始人夏鹏晔、Teambition创始人齐俊元等十多位88后创业者。那天,不大的场地被媒体、投资人、寻求合作者围的水泄不通,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名片塞进这些年轻人的手中。

为何如此青睐90后,IDG中国的老大熊晓鸽(微博)曾经如此解释,90后创业者的时代已经到来,投资和支持他们,就是抢占行业先机和制高点。

然而当时并不是所有投资机构都如此看好90后创业者,比如另一家老牌投资机构经纬创投从2012年左右就开始关注年轻创业者,但投委会对于这类项目一直显得比较消极。

至于IDG对90后创业者热捧的原因,一位前IDG投资经理对腾讯科技这样解释,当时李丰(现峰瑞资本创始人)在IDG内部有一点内部创业的状态,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

大的环境背景是,2014年到2015年期间开始越来越多成熟的VC投资人正在脱离原有的投资机构成立新基金,比如曾投资了神州租车、易车集团、人人网的刘二海离开君联资本自立门户创办了愉悦资本;原经纬创投中国基金投资董事胡海清和原陌陌运营副总裁郑毅联合发起成立了早期风险投资基金浅石创投;原IDG合伙人李丰宣布单飞与林中华等人合伙成立峰瑞资本……

与上一代VC相比,这些新成立的VC有更加充裕的募资环境、更多可选择的创业项目,同样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部分人需要获得市场的关注度,也需要重新定义一些所谓的‘竞争优势’”,郑毅对腾讯科技表示。而在当时来看90后创业者在基金的竞争上算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当后来被问及如何看待当时所投的90后项目时,IDG资本副总裁张海涛对腾讯科技表示,

脸萌的郭列做的非常好,在协同办公这个领域,Teambition齐俊元已经胜出,Bilibili也胜出了,我们投90后创业者的成功几率并没有因为他年轻,就比整体的成功率低。

“其实当时IDG还是很理智的,真正投给90后创业项目的资金很少。”那位IDG的前投资经理对腾讯科技表示。据说这笔基金投资的90后项目截至目前至少达到了28个,但1亿美金花出去多少钱,却不得而知。

如今,在创业泡沫逐渐褪去的背景下,多位投资人对腾讯科技表示他们早已理性地对待年轻创业者。通过与90后创业者的接触,他们发现其中的确不乏对某一领域有着真知灼见且有商业头脑的年轻人,至于年龄标签,他们已经不再看重。

就在上周,郑毅刚刚见完一名90后海归,郑毅明显感受到他对中国网络电影的理解和观察是可靠且到位的。“他能看到问题,并且有野心,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郑毅也会考虑更多问题,比如年轻创业者是否高估了自身能力、低估了即将面对的挑战,以及能否管理好团队、整合多种资源。

来源 :腾讯科技 文/ 相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聚焦i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ujiaoit.cn/news/5771.html

整个中关村都将定位于创新创业 中关村海龙之死

网红时代到来:如何成为网红、并从中赚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