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AI虽然是由人类制造出来的,但它会向何处发展,发展成什么样,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预料得到。当然,这是指在AI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至少在现今,一切都还控制在“造物主”人类手中。
就好比如,将AI技术应用到农业当中,耕田种地,有可能吗?请注意,这完全有可能!在日前召开的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宣布,与隆平高科、中信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将阿里云ET推进到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筛选育种、基建数据化、农事管理、基地选址及农作物生产预测。
隆平高科是什么样的企业,想必大家都清楚——中国种业的龙头企业,业务以杂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麦等种子为核心,研发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那么,此次的合作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据介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ET将会被赋予强大的基因大数据分析能力,可对海量基因数据特征维度和离散值建模,深度挖掘作物基因组-土壤-环境-表型的关系,选择理想表型对应的模拟基因组,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2、除了育种之外,ET还计划对种植基地进行数据化改造,包括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将其系统化上云。结构化数据包括地块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土壤传感器数据、水肥药数据记录、气象站数据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无人机照片、摄像头照片等。
3、ET还将参与到前期的基地选择和品种选择上,可结合物候、气象、海拔数据以及各种农作物的已知产地,预测某种作物最适合在哪里种植,以此辅助隆平高科进行基地选址。在收获前1-2个月,ET可基于跨农作物生产基地跨生长季的多维度数据,对任意新品种农作物的生长态势进行深度学习,预测产量和品质。
这样做所带来的好处有哪些?最显而易见的,ET则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育种决策,并预测哪一个杂交品种将在试验第一年表现出最佳性能。因为在以往,受限于基地规模和管理成本等,一个育种项目每年只能从成千上万可用选项中选出有限的组合进行试验,效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