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 聚焦 运营商千夫所指背后:利润与责任定位不清

运营商千夫所指背后:利润与责任定位不清

聚焦it摘自 腾讯科技 文/郭晓峰

在经历了3G时代的哺育,4G时代的大跃进后,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在传统业务日渐式微、用户覆盖率趋于饱和,新业务仍困顿在窘境与迷茫中的大背景下,“三分天下”的格局开始动摇。

1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峰回应“三大电信企业有无合并可能”时表示,企业的发展和整合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的,工信部正在考虑电信业改革方向。这一句没有明确否认的回应让市场浮想联翩,中国联通(微博)盘中瞬间拉到涨停,收盘涨幅达6.9%。

传言四起,源于三大运营商的垄断与恶性竞争。从目前的整体发展来看,中国移动(微博)依旧一家独大,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相差无几,紧随其后。从长远来看,没有竞争的服务质量肯定难以保证,若真的重组又将回到寡头的垄断格局,反而拖累业务创新能力,影响运营商的整体市场位置。

面对提速降费、流量清零带来的争议,运营商能否定位明确将决定其未来生存的命运。

数据业务增长快但难掩下滑趋势

10年前,数字通信重新定义电话,移动通信开始腾飞;5年前,移动技术重新定义计算;而现在,要重新定义万物,实现万物互联。

华为曾预测,2025年全球将有1000亿设备联接,在“万物互联”中,其中55%的联接将集中在商业领域,如智能化制造生产、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其余45%的联接应用在智能家居、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面向消费者的领域。高通也认为,到 2018年非手机联网终端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50亿。

从电信运营商层面来看,从3G到4G乃至目前的4G+,数据流量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从财报来看,非语音业务占比逐渐增长,语音业务收入占比在下滑,这是未来趋势所向,但数据流量增长带来收入增长的幅度,仍然小于语音业务收入下降的幅度,这就是所谓的剪刀差。

尤其是联通和电信,相比移动更是处于不利境地。

抢跑的(先获4G牌照)中国移动对4G网络、业务、终端、服务的超常规推进,以及4G资费的大幅下降,有力地激发了流量增长。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移动数据流量达10840亿MB,同比增长154.2%;收入达992.83亿元,同比增长41.6%,占通信服务收入的比重由2014年上半年的23.5%提升至33.1%,成为收入增长的首要推动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标志着中国移动业务构成进入新阶段:语音将逐步退居“二线”,数据成为主力。好牌在手(网络制式)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体量远不及中国移动。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4G用户总数达到2.48亿户,中国电信3G/4G移动用户数约1.37亿户,中国联通3G/4G用户数为1.72亿户(据了解,中国联通4G用户数不及中国电信)。

之所以中国移动能够迅速“揽客”2.48亿户,一是得益于中国移动原有的用户黏性,二是中国移动截止9月底已建成的超100万个的4G基站数量,而中国联通则预计到今年年底其4G基站数量将达到约50万个,中国电信预计到今年年底4G基站数量约为46万个。

4G业务是造成运营商业绩冷热不均最重要的因素。4G时代,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中国联通每况愈下,国内电信业已经出现严重失衡局面,这显然对市场竞争以及行业健康发展都颇为不利。

工信部部部长苗圩本月初答媒体问时表示,“我们还在力图推进三大运营商建立一个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现在的竞争格局是不均衡的。我相信,随着竞争的加剧,网速会越来越快、服务会越来越好、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运营商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三大运营商面临互联网企业业务替代、客户争夺、网络旁路和生态重塑的压力;其次是跨界竞争层面,网络及终端设备制造商也正在尝试进入运营领域,分抢运营商市场。

如虚拟运营商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打破了资费套餐垄断,让用户拥有更自由的选择权利,一定程度上也能促使套餐资费下降。目前,虚拟运营商发展渐趋稳定,在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显露活力。

对中国移动来说,其4G领先窗口期缩短,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变化带来资费政策的调整,将对其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而言,落后的距离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追赶。

在市场多元化竞争势态下,三大电信运营商如何生存定位尤为显得重要。一方面运营商是国资委眼中的利润大户,为了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宁肯勒紧自己裤腰带,或者牺牲未来的发展空间,畸形的发展也成为众多人士诟病“体制”的证据。

另一方面运营商又是基础产业,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更多还是为了国家利益。所以,对于运营商而言,未来生存核心是能在利润和公益性中选定一个方向。

如对于提速降费、流量不清零,网民抱怨形同虚设,华而不实,其实源于运营商既要考虑国家利润指标还要满足用户需求的尴尬局面。

与此同时,BAT为代表的巨头不断冲击运营商的传统业务,究竟是继续做好做精管道还是转型拥抱“互联网+”一直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迄今在运营商内部仍意见不统一。

如谋划4年之久的中国移动旗下互联网公司于近期终于挂牌,却没敢说营业。对运营商而言,其所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方式对于互联网发展的“不适症”致使错过市场最佳时机,最后仅流于形式。

重组是否是最佳生存选择?目前业界呼声各不相同。从2014年末至今,关于三大电信运营商将合并的传闻就不时传出,运营商合并被认为是下一波国企改革浪潮的重头戏。

今年8月24日,电信行业发布重大人事调动。自2004年以后,时隔11年,三大运营商又一次出现“集体换帅”。

对于此次“挪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有进一步防止贪腐的考虑外,还可能是电信整合的前奏。如何避免新的大规模垄断,答案或许没那么乐观。

近日有传闻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敲定双方将筹备基站共享,以共同发展4G业务。

基站共享是大趋势。去年,三大运营商合资成立铁塔公司,共享铁塔设施,今年10月,铁塔公司与三大运营商签订协议,收购价值2314亿元的全部存量铁塔。不过,三方也同时明确表示,不会在基站等其他基础设施上合资,成立所谓的“国家基站公司”。

运营商是否有进一步深入整合还不得而知,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电信业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拆分和多次重组,始终未打破垄断格局。或者说,仅仅打破了厂商界面的垄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电信市场竞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聚焦i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ujiaoit.cn/focus/2727.html

阿里影业业绩盘点:和优酷土豆将如何联动?

中国网速并非全球落后:我们真冤枉运营商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